汉服妆造创作及欣赏:魏晋南北朝 双环髻
双环髻,中国古代汉族女子发髻之一。通常是将女子头发分成两股,用丝绦束缚成环形,高耸于头顶或头之两侧固定。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洛神赋图》中,洛神宓妃的形象也是双环髻。
双环髻起初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一般是妙龄少女的髻式,发环也是朝下的,但有少数少妇也喜爱梳此款发型(谁说结了婚就不能有少女心啦?)
在南朝时,受到佛教的影响,某位宫廷女子开始在发顶正中分成髻鬟,把发束做成上竖的环式,由此“飞天髻”诞生了。
而后我们所知的唐代、宋代等各朝代流行的双环高髻和双环望仙髻等,都是在此发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美的传播总是迅速的,这些髻式很快在民间开始流行。镜头前闪过史书上一位位女子,她们在妆奁前细细描妆,为发髻插上无数的步摇、花钿、钗镊子、鲜花、金钗花等。回眸抬腕的无数个瞬间,瑰丽灿烂的中华妆造史便在她们的指尖谱写。
《洛神赋》双环髻
妆发:镜子老师
摄影:徐向珍老师
模特:小圆
后期:爱神
来源:纳兰美育
慕妆娘准备的精妙妆造?
或许有一天你抬眼望向镜中的自己,
也能成为当初艳羡的那个人。
汉服妆造报名咨询:
汉服妆造课程,开设有线上和线下课。
线上课程:上课地点杭州,能在杭州学习的可考虑线下课程;
线上课程:非杭州地区或没时间参加线下课程的,可考虑线上课程。
报名纳兰美育妆造课
咨询微信:yidqingc
QQ:836699028
微信搜索【汉服文化传播】公众号,获取汉服活动/汉服科普/汉服课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