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推文是汉服妆造课程学员作品赏析。
作为汉服妆造师,我们拿到一个汉服妆造要求,该怎么去构思我们的妆造并作拆解呢?
假如给你一幅画去参考,你会从哪几个角度去分析呢?
《宫中图》是描绘宫中妇女生活的长卷,存残卷四段,画八十余人,画中人物或三五一组,或六七人一丛,人物交叉井然有序,体现出宫中贵妃,宫女的日常生活情境。她们或吹奏丝竹、拨阮弹琴,或梳洗照镜、理妆弄容,或照看孩童、嬉戏娱乐,种种不一,神态自然。
上图为小组作品
指导老师:镜子老师、徐向珍老师、包包老师
摄影后期:未书
造型——邢雪婷
模特——葛建环
邢雪婷:
人物妆造分析:画中女子大多面部丰满,梳高发髻,眉清目秀,衣饰精致而富有变化,人物造型基本延续了唐代画风的丰腴肥满,五代十国服饰大体沿袭唐制,由图可见,此中女子头插小梳,上着窄袖短衫,肩披披帛,下着长裙,脚穿高头屡,与晚唐时期贵妇妆造样式十分相近。
人物出处:《宫中图》--- 弹琴女
人物构思;由于原画未着色彩,人物服饰只以线条勾勒,服饰的色彩选择结合了当时历史环境进行分析考量:五代十国是一个承唐启宋的时期,相比较唐代的富足安宁,五代时期社会动荡,人们的审美也由恢弘绚丽转为淡雅简洁。因此模特服饰选择了雅致婉约的紫色襦裙,布料质地轻薄,正如诗中描述一般“绮罗纤缕见肌肤”。参考唐代关于服饰绣花描写的诗句“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可见唐喜以金银彩绣为饰,此次服饰也挑选了金银线绣的芍药与仙鹤纹样,搭配浅色绣花披帛,更显飘逸灵动、婀娜优美。
画中女子梳着时下贵妇流行的高髻,为了还原画上妆造,模特也梳作高髻,以红色发带固定,并饰以金色小插梳。妆面也按画中复原,白面、红妆、长眉、小唇,“美人红妆色正鲜”、“青黛点眉眉细长”、“朱唇一点桃花殷”体现出宫中贵妇闲时抚琴的优雅慵懒。
造型——何露
模特——濮媛媛
何露:我选择的是最左边,坐在凳子上揣着手悠闲地听着音乐的人。妆造贴合复原原画的效果。画中人的眉形远山眉,画了眼线,腮红淡,唇型较小。原画中发型:中分,前区用了四分之一的发包,后脑勺用了一个后垫发包,上面做了一个发髻。饰品用了红发带和插梳。
造型——郑岚
模特——王杏枝
郑岚:我选择的人物是一个听古琴的宫廷女子。她坐在听古琴的女子中,听着琴音转头似乎要和坐在隔壁的女子说什么。
考虑做的是五代时期的《宫中图》,五代时期的服饰受晚唐影响,延续着晚唐服饰和妆容的雍容大气。女子穿着齐胸窄袖长裙,肩披披帛。淡扫腮红,唇似饱满圆润小樱桃,眉毛细长似远山。梳着两个高贵端庄的发髻,头戴着红色发带和金梳。更显整体造型雍容端庄。
造型——黄舒然
模特——黄丹林
黄舒然:
历史背景:五代时期因为战火不断,人们无暇顾及粉饰自我,因此延续晚唐的流行,女子妆面追求淡雅、精美、纤巧,以长长的柳眉和小小朱唇为喜好。
妆造分析:我复原的这位宫女(如上图左二)身穿齐胸裙,披着披帛。头上梳着高髻,系了一根红色发带,佩戴插梳。妆容上,画着倒晕眉,薄施粉黛,朱唇半点,神态闲适。
造型——申屠雨欣
模特——安琪
申屠雨欣:
人物构思:我选择的是上图左二的女子,服饰选择原画中的齐胸襦裙,妆容上由于原画中人物处于背面,所以在图中其他人物的基础上加以想象,以白里透红的底妆为基础,加上小巧的嘴唇和细长的眉毛,尽量与小组其他成员和谐统一。发型方面,原画中人物有前区包发和头顶的三个发髻,较为清晰,因此直接还原了图中形象。仅用红发带和插梳作为装饰,更显简洁和高级。由于原画是用以体现宫中女子日常生活的,因此模特动作选择了较为慵懒和自然的以手抚头,也更便于和小组其他成员的作品相契合,展现五位宫中女子或立或坐,相谈甚欢的场景。
图文来源:纳兰美育
报名纳兰美育妆造课
咨询微信:yidqingc
汉服同袍网交流群
全国汉服Q群:670582855;
浙江沪汉服Q群:1034526055
汉服行业Q群:790015475;
汉服自媒体Q群:783114662;
二手汉服交易QQ群:702053690
微信搜索【汉服文化传播】公众号,获取汉服活动/汉服科普/汉服课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