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入阵曲》也叫大面,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歌舞戏。起源于北齐,盛于唐代。是为歌颂兰陵王的战功和美德而做的男子独舞。舞者表现兰陵王"指麾击刺"的英姿。
兰陵王入阵曲的前世今生:源起中国,公元749年东传日本,现今属日本雅乐。
据《北齐书》记载,《兰陵王入阵曲》源于河清三年(公元564年)的邙山战役。此战役中兰陵王受命中军将,亲自率领勇士攻入北周包围圈内,使北齐军队军心大震,反败为胜。邙山之战胜利后,北齐皇帝亲自到洛阳犒赏三军,在庆功会上能歌善舞的北齐将士以邙山战役胜仗为背景创作了歌颂兰陵王的舞乐《兰陵王入阵曲》。
到隋朝时期,被列入宫廷曲目。中唐时期,渐渐娱乐化,失去武乐色彩,成为"软舞"。唐玄宗李隆基认为"非正声",下诏禁演,以后国内渐渐失传。
公元749年,奈良王朝女皇高野姬天皇诏令舞蹈名家尾张滨主在宫中表演后,此舞在日本民间流传更广了,被视为正统的雅乐在日本传承。直到现在日本奈良元月十五日"春日大社"举行一年一度的日本古典乐舞表演时,《兰陵王入阵曲》仍作为第一个节目表演独舞。日本古典《舞乐》一书,封面和第一章都是《兰陵王入阵曲》。
1986年,河北省邯郸市兰陵王墓文物人员通过日本专家找回此曲,历经1428年后,千年名曲,才重归故里。
本站汉服同袍文化,分享汉服汉文化。内容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