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袒领:tǎn lǐng
释义
袒领领口很低,敞露脖颈和胸部。主要用于女子襦裙。始于初唐宫廷,到盛唐时期已经风靡,时称“时世妆”。
出处
《逢邻女》“日高邻女笑相逢,慢束罗裙半露胸。莫向秋池照绿水,参差羞杀白芙蓉。”
图示
- 圆领:yuán lǐng
释义
圆领又称团领,领圆且右衽。主要用于男子外袍,流行于隋唐,亦是宋明时期的公服领型。此外,唐朝流行女扮男装,所以当时及其后五代时期亦可常见女子穿着圆领袍衫。
出处
《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其 钱青 所用,及儒巾圆领丝绦皂靴,并皆齐备。”
图示
- 直领:zhí lǐng
释义
左右两衣襟呈直线形,对称不交叠。主要用于开襟长袍、对襟旋袄、半臂、褙子等。
出处
《释名·释衣服》:“直领,邪直而交下,亦如丈夫胞袍方也。”
图示
- 右衽:yòu rèn
释义
“右衽”则是指衣襟向右掩(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在外观上表现为“y”字形,形成整体服装向右倾斜的效果。由于右衽是汉服始终保留的特点,因此,右衽成为汉族的象征符号之一。
出处
《汉书·终军传》:“大将军秉钺,单于犇幕;票骑抗旌,昆邪右衽。”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汉服同袍文化。本内容整理自网络,参考百度百科,汉服百科详解见:汉服百科
微信搜索【汉服文化传播】公众号,获取汉服活动/汉服科普/汉服课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