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千年烽火,守《礼仪之邦》。《长城之下》,万里山河,契阔死生与之国。安九、璇玑再携手《长城之下》。
长城之下,万里山河,契阔死生与之国!
若无长城之上的雄兵勇将,烽火连绵。安能有长城之下的盛世太平,礼乐秩序。银山铁壁,守礼仪之邦。黄沙金甲,颂古今人和。
贵和尚中,刚健有为的中华民族,历经风霜,依旧敞开胸怀,向未来迈出更坚定的步伐。
“若得八方高歌,是我知音者”。 (摘自微博@璇玑)
歌词如下:已上线QQ音乐、酷狗、5sing、酷我等音乐平台。
“
从楚方城到秦长城,从秦长城到明长城,从崇山峻岭到瀚海江流,从塞外天北到烽火都城,长城跨越了千年岁月、万里山河。
我所理解的长城不仅仅只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防御工程,更是一种精神,它纵横延绵,包容万象,以静制动,可攻可守。
这一点,其实和华夏千年来的民族精神很类似,中正平和,风骨傲然。
城墙之上,边关戍卫,征人远辙;城墙之下,励精图治,礼乐仁德。
有了长城之上,才有长城之下。
这座城墙是守,也是迎,守地利,迎人和。
这座城墙是历,也是观,历史册,观古今。
谨以这首歌献给我心目中的长城及华夏精神,也献给所有为了长城之下而奋不顾身的人们。
”(摘自微博@安九)
关于舞蹈:(摘自微博@璇玑)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眉间有侠气,心中有家国,懂礼,也有坚硬的铠甲保护这份优雅。哪怕是文艺作品中的形象,哪里就只有儿女情长了?
若说礼仪之邦是柔和的,那么长城之下,便是英姿飒爽,刚柔并济的。“遥望连绵…雄垣依旧”便立圆远眺,“任他烈焰嚣嚣”便侧腰穿手。大漠苍茫,风举衣袂翻。横刀立马,引弓射天狼。
关于传统乐器:(摘自微博@璇玑)
中国音乐学院雅乐团指导老师赵越,带来了仿曾侯乙墓复原的篪与其它时期的乐器,并提供专业指导。
邹鲁礼乐团,提供孟庙拍摄,和象征乐曲开头与结尾的柷和敔,让作品有了仪式感。
至于编钟的镜头,MV选取太庙的馆藏文物中华和钟。此钟是为迎接新千年,以曾侯乙编钟为原型设计。上层34个钮钟代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台湾、香港、澳门;中层56个甬钟代表我国56个民族;下层18个镈钟,中间16个代表中华民族的16个历史时期,两侧两个象征当今世界的主旋律“和平”与“发展”。
让古老珍贵的文化得到更多关注与传承。(摘自微博@璇玑)
关于服装:(摘自微博@璇玑)
跳舞服装,非汉服!
设计理念——音乐开头,箫声起,我想到夜幕下城墙上思念家人的战士。月光在盔甲上流淌,仿佛为孤独坚定的人披上清冷却温暖的外衣。属于他们的,也许从不是长城之下这礼仪之邦那盛大的红。月色如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五行属水之色,便是了。
服装为一层月白广袖分片裙,一层灰蓝窄袖分片裙,分片是为了灵动感。内搭深色渐变阔腿裤,渲染层次。手腕缠护臂,腰系蹀躞带,象征“尚武”精神。护臂可双手,亦可单手,毕竟射箭时通常单手护臂也足够。
内容来源网络:仅供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