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记年】2009-2010年汉服复兴运动大事记

汉服大事记517.8K

【汉服记年】2009-2010年汉服复兴运动大事记

  • 2009年1月16日,百度汉服吧发布“已丑牛年除夕‘我给汉服的祝福’视频征集”活动,建议大家穿上汉服,以“我是谁谁、现在在哪里”为内容,向大家送上新年祝福。2009年1月28日,百度汉服吧发布拜年视频,来自安徽、四川、贵州、湖南、山东、澳大利亚墨尔本等地的网友参与了此次拜年视频录制活动,恭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汉服事业蒸蒸日上。此以后汉服吧每年春节都向全球网友征集汉服拜年视频。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却有着同样的血脉。纵然今日华夏子孙的足迹遍布五大洲,但时刻凝聚着我们的依旧是一颗汉心。春节做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热闹,喜庆,团圆是汉族人最喜爱的方式。我们身着着传统的服饰,过着传统的节日,把美好的祝福毫不吝啬地赠与我们最亲爱的族人和同胞。同样的华夏情,不变的天汉魂。
  • 2009年3月7日,来自英国四面八方的华人留学生身着汉服聚首在伦敦,发起了英国首次群体汉服宣传活动,揭开了汉服运动在海外的序幕,参与者有彭涛、杨娜、符姚、网友霖铃小筑、唐迪、张宇林等。他们首先去了大英博物馆参观,那里陈列着大量原本属于华夏如今却流落异乡的国宝。然后在中国城聚餐,餐后在中国城进行宣传展示活动,配合宣传单向华人和外国人介绍汉服的历史民族意义。最后在英国的标志性建筑大本钟那里合唱《重回汉唐》《我的中国心》等歌曲,诠释着海外学子对华夏民族的一腔热情。它是第一次把喜欢汉服的网友从英国各地聚集到一起,并通过宣传单、媒体报道的形式,全面宣传介绍汉民族服饰;同时,还以汉服组织的形式,坚持定期举办汉服聚会,并积极参与英国高校、华人社会的活动,与早期的海外“汉服展示活动”性质有所不同。
  • 2009年3月25日,明华堂提出汉民族礼服设想,通过对汉族服饰传统面料的纹饰研究与复原,制作了新款袄、裙、披风套装,是高端汉服市场的先行者。为了让汉族民族服饰达到与和服、韩服同等工艺水准,明华堂将设计重点放到了汉族服饰传统面料的纹饰研究与复原开发,在新品中所出现了“四合如意云纹”,“缠枝莲纹”,“缠枝葡萄纹”,“遍地如意云纹”,“花卉及五谷丰灯织金裙襕”等一批纯粹汉族风格与审美的面料。
  • 2009年5月27日,浙江理工大学学生自制汉服学士服,是首次被媒体报道的实践着汉服照毕业照的活动。5月27日,浙江理工大学2005服装设计与工程二班的25位同学统一穿上了自制的汉服学士服,拍了毕业合照。照片传到网上后,被网易、腾讯、天涯等很多家网站转载。
  • 2009年5月28日,四川传统文化交流会在成都举行了端午活动,活动主要包括学习汉家基本礼仪、举行端午祭龙仪式、分组斗蛋比赛等内容。当日,活动签到人数195人,超过240人参加,观礼可能超过400以上,是当时规模最大的一次汉服活动。当日,签到队伍从早上9点开始,截止10点15分才签完。60多人的汉服表演,涵盖秦、汉、宋、明等全部款式,让市民惊叹,最后200多人合唱《汉家衣裳》让在场的人多人都热泪盈眶。
  • 在 2009年7月14日的西安专场节目中,选手雷赟穿汉服参加,并在结尾处介绍:“我希望电视机前的观众可以看到,我们有非常华丽而且骄傲的服饰,也希望大家可以喜欢我们的汉服,传播我们的传统文化……”,这也是汉服第一次出现在面向全国播出的知识竞赛电视节目中。另外,2012年6月9日22 点,《开心学国学》栏目播出了一期汉服专场节目,100位参赛选手全部穿汉服参加。
  • 2009年8月16日,杨娜身着汉服,参加了“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这是汉服第一次与55个少数民族服装同台亮相。在活动期间,杨娜身穿汉服与其它少数民族共同参加了“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开幕式”、“民族之花专场演出”、“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等活动,这也是汉族第一次以汉服着装,与 55 个少数民族在国家级活动中同台亮相演出。实际上这次活动的意义,不仅在于汉服与其它少数民族服装同台亮相,而且还让各汉服网站、各地社团、乃至汉服商家形成了空前一致的合作,这一点恰是汉服运动中最需要的。在很多网站、论坛、热心网友的呼吁下,汉服同袍均取得了非常高的网络票数,顺利进入第二轮复赛活动。
  • 2009年10月28日 “中国妆束复原小组”花费两年时间,复原了汉、唐、东晋三套衣裳和妆容,再现汉人先祖的妆容仪态。中国妆束复原小组由网友“扬眉剑舞”、刘帅、杜俊等人组成,复原小组的目的是再现汉人先祖之精神面貌,还原古汉人之风采,近距离了解华夏,带给大家心灵的震撼。复原小组的出现无疑是令人惊喜的。这是尝试将文物及妆容复原的大胆尝试,这种将华夏审美表现到极致的含蓄美很快在网络上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这是此前分散的商家做的不同风格的尝试所无法达到的纯粹的,浓烈的华夏衣冠气息。当然更多高端汉服商家和复原学者的出现无疑将有利于汉服制作工艺的提升和审美的升华。
  • 2010年2月15日,网友“中体西用”和网友“红杏”共同建立了“汉家服裳”歪歪语音频道 YY182291,2010年中秋节后,“汉家服裳”开始在频道内开设课堂,课程包括《中国封建制度》、《中国传统乐器》、《中国古代插花》等内容。这是最早的汉服 YY 频道,也是最早开设汉服相关讲座的 YY 频道。网络的发展无疑为汉服复兴运动提供了新的历史条件,这一条件对汉服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面对面的宣传,网络文字,图片,视频的宣传,到语音讲座,到各式 YY频道的出现,网络无疑是跳出地域局限,整合资源的最佳方式。不同网络平台的重要意义和不同网络团队的日益增多,无不有赖于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和兴起。
  • 2010年3月27日,首个公益汉服动漫团队“汉风弄晴工作室”建立,并发布了大量汉服动漫作品,汉服动漫 MV 等,影响广泛。“汉风弄晴工作室”最初源于百度汉服吧,团队成立一周年的当日,也就是 2011年3月27日发布了以汉服为主题的故事主题曲《拂霓裳》,并确立更名为汉风弄晴工作室。此后,工作室负责人网友“亦未殇”决定将工作室转型至漫画,并在 2011 年清明、端午、中秋、2012年春节推出了“‘清明意境’主题插画”、“迎接盛夏,汉服萌系女孩主题插画”、“辛亥百年、汉舞献礼主题插画”以及“2012年壬辰龙年春节贺图”四套主题插画,一些乖巧的 Q版萌系漫画赢得了广泛地赞誉与关注,同时也发生了腾讯会员社区的中秋主题活动,QQ 秀直接盗图等侵权事件。2013年2月,由于工作室原负责人在商业化改制方面与大部分成员意见冲突,导致其个人退出工作室,原工作室改名为汉晴画轩工作室,并坚持纯公益化路线。汉晴团队一路走来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成员日益增多也好,漫画日益精美也好,都是这个团队努力所换取的进步。每逢佳节,必看汉晴团队的贺图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 2010年3月25日,云南汉服在其官网上发布帖子,组织“温情寄祝祷,春霖满人间”活动,于3月27日、4月21日分别向云南干旱地区楚雄南华、弥勒捐助矿泉水活动,两次活动共计捐献十五吨和400箱矿泉水。此次云南汉服以组织的形式,征集物资,并将捐赠物品亲自送到了受灾地区,是一起亲身实践的汉服慈善行动。
  • 2010年4月28日,网友“树水”在网络上发布首部以汉服为题材的漫画小说《君思故乡明》,该漫画于 2010 年年底被印制成漫画本子在网上销售。《君思故乡明》是一部以汉服为主要载体的漫画作品,作者是“树水”,创作于 2010 年,主要讲述了女主牛青青对汉服的改观和遇到不肯转世的明清之际公子许心鉴之后的一系列故事。2010年4月28日起作品连载于百度汉服吧,因广受好评,2010年年底被印制成漫画本子销售,此后又数次加印。
  • 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正式开园,来自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崇正雅集汉服社”一行十人于5月1日和2日,穿汉服游览了世博会,向上海和世界展示了华夏衣冠文化。他们身着汉服,手撑油纸伞,行走在各国场馆之间,引得各国友人争相合影,成为了世博园内的独特风景线。此次城院学子穿汉服游世博,引起了媒体得较大关注,新华网、凤凰网、腾讯网、中新网、新民网和广州日报、新闻晨报、中青报等数十家网络和纸质媒体均报道了此事。自此之后,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穿汉服游览了世博会,影响力较大的有 2010年7月20日,来自美国的王军、法国的网友“二十一岁小伙”等海外华人穿汉服游览了世博会。2010年8月8日,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还分批次穿汉服游览了世博会等。此外,上海“汉未央”于2010年7月9日至11日期间,应邀在世博会公众展示馆内作汉文化展示,共演出13场,吸引了上万名参观者。
  • 2010年7月21日,网友“公子不坏”、“yundy 的妹子”、“夫君”等人创立第一个汉服广播剧社——青聆子衿工作室,工作室主要制作以汉服为主题的广播剧,并兼做其它古风题材广播剧。此后两年内,青聆子衿工作室的作品有: 2011年7月9日发布了首部汉服广播剧《耀世风华》正剧;2011年5月21日和7月10日分别发布古风翻唱歌曲《再追忆》和《红衣》;2011年9月11日发布天涯在小楼作品《衣冠》预告等。
  • 2010年10月16日,成都的“反日游行”大学生们误认为孙婷(化名)所穿的汉服是和服,强行要求其脱下后在公共场合焚烧汉服。“成都烧汉服事件”在网络上被广泛转载,天涯、豆瓣、猫扑等论坛上都被转帖,甚至被国外CNN等媒体报道,感叹中国人竟将自己的民族服装当做日本和服烧掉。在此事件的背后,更透露着中国教育的悲哀,一个被称为华夏的民族,一个以服章之美、礼仪之大而命名的民族,拥有的却是一群不认识民族服装、不懂得基本礼仪的“愤青”学生,可悲、可叹!

微信搜索【汉服文化传播】公众号,获取汉服活动/汉服科普/汉服课程信息。

评论  5  访客  5

    来自外部的引用

评论已关闭!